在全球范围内,最快获取美国国籍的方式,莫过于直接在美国出生。根据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明确规定:“凡在美国出生或归化并受其管辖的人,皆为美国公民。”这一条款奠定了所谓“出生公民权”(Birthright Citizenship)的法律基础,使得无数外国家庭寄希望于通过“赴美生子”实现美国身份的梦想。
然而,正是这项原本意在保护基本人权的宪法条款,也引发了美国内部持续不断的争议。特朗普在任伊始,即试图以行政命令废除出生公民权,理由是大量外国人通过生育子女占尽美国资源的“便宜”。尽管其行政命令最终因违宪而被最高法院驳回,但特朗普并未止步。他转而从制度源头着手,寻求遏制“赴美生子”的渠道,并为后续政府的移民政策定下基调。

这一战略的具体体现,便是在2024年4月25日,美国国务院通过领事事务局发布的新规:明确将以“生育旅游”为目的申请旅游签证的行为界定为违反移民法的“不可接受行为”,并授权领事官员在签证审核阶段主动识别、拒签此类申请者。更为严厉的是,即便一时侥幸通过入境,若事后被查明存在滥用移民制度之嫌,当事人也将面临失去未来签证资格甚至永久禁止入境的严重后果。
这一新政策,可以说从源头上切断了绝大部分普通人“赴美生子”的可能性。
回顾过去,早期的“赴美生子”操作相对宽松。彼时的美国社会,虽然对生育旅游略有争议,但整体持一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美国法律并未禁止外国人在美生育,只要签证申请过程诚实透明,不存在欺诈行为,便不构成违法。遣返与否,往往取决于申请过程中是否存在虚假陈述,而非赴美生子的行为本身。
然而,随着生育旅游现象的规模化、组织化,尤其是一些个别案例中出现了医疗欠费、滞留不归等社会问题,联邦政府逐渐将这一现象视作对移民制度的滥用,态度急转直下。此次新规发布,标志着美国政府对“赴美生子”现象正式转向零容忍的态度。
现实中,新规带来的影响可谓立竿见影。
首先,在签证申请阶段,一旦申请人被识别出怀有孕情,即便如实陈述、提供再充分的财力证明,也无法避免被拒签的命运。曾经的“诚实签”策略,在现行政策下已彻底失效。其次,即便隐瞒孕情成功入境,赴美期间一旦被发现怀孕事实,极可能面临立刻遣返并记录签证欺诈的后果。这将导致个人不仅当下被驱逐,更有可能终生丧失再次申请赴美签证乃至任何移民类别签证的资格。
换句话说,即便孩子最终出生,取得了美国国籍,父母因被判定签证欺诈而无法再自由往返美国,亲子分离的局面,将成为难以挽回的结局。而对于绝大多数选择“赴美生子”的家庭而言,真正的目标并不仅仅是给孩子一个美国护照,更希望将来能以亲属关系逐步移民美国,与子女在同一国度共同生活与发展。如今,这条路径被几乎彻底封死。
那么,未来还有没有可能安全合法地实现“赴美生子”呢?答案是,除非申请人本身已持有美国的长期合法居留身份,如H-1B工作签证、F-1学生签证、绿卡持有者等。仅凭短期旅游签证“打擦边球”,基本已无可能。
对于想要通过子女铺设海外发展之路的家庭来说,时代变了,策略也必须随之调整。与其铤而走险,不如通过更加正规和系统的移民规划——如投资移民、职业移民或留学转移民等方式,逐步合法取得居留身份,才能在新的国际环境下为家庭打开更稳妥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