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朗普公开提出“500万美元移民金卡”计划以来,该政策迅速引发美国移民行业的高度关注与广泛热议。一时间,众多意向移民者与从业者纷纷揣测,这是否将成为继EB-5之后,美国投资移民领域的又一重磅选项。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构想的落地性与可行性正遭受愈发严峻的质疑。

1、“金卡”概念提出后的现实瓶颈
特朗普在首次公开讲话中提及,“金卡”政策将在两周内推进。然而,来自法律界及移民政策专家的普遍判断却相对保守。一方面,美国的移民政策属于典型的立法权范畴,仅能由国会制定或修订,行政权力并不具备直接设立新类别移民签证的权限。换言之,总统即便提出倡议,也无法绕过立法程序将其直接写入法案。
另一方面,一度有观点认为,特朗普阵营可能试图通过国会预算案将该政策“搭车”推进,即以财政收入来源的形式纳入预算体系,从而绕过传统移民立法流程。然而,3月14日正式通过的联邦2025财年预算案结果已尘埃落定,并未涉及任何有关“金卡”或现有EB-5投资移民改革的内容。这无疑意味着“预算搭车”的策略已宣告失败。
在政策操作层面,“金卡”短期内缺乏法律支撑与国会基础,因此在当前美国移民体系中,其合法化前景可谓渺茫。
2、风声不断,“金卡”计划是否还有一线生机?
尽管现实层面推进艰难,但围绕“金卡”项目的讨论并未止息。3月20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一档博客节目中声称,该计划已在一天之内售出1000张金卡,并进一步指出“全球约有3700万人具备购买能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此类言论至今未获得美国移民局或国会的官方背书,相关签发记录亦未有公开数据支持,更像是一种带有强烈政治宣传意味的表态。
更具价值的信息来自于特朗普本人在3月27日接受Semafor媒体采访时的公开表述。他透露,“金卡”计划的雏形来源于其与亿万富翁投资人John Paulson的私下交流,目标客户群锁定在愿意为居留美国支付高额费用的全球富裕人群。同时,部分共和党内部力量尝试将该计划的潜在财政收益纳入党内减税法案的财务补偿来源,推动其通过政治妥协方式进入议程。
但政策内部也存在明显分歧。以资深共和党参议员John Cornyn为代表的保守派更倾向于在现有EB-5体系基础上进行优化,而非通过设立全新项目来简单“卖卡”。这从侧面反映出:即便“金卡”计划未来有所推进,其路径也可能是对EB-5进行结构性调整,而非另起炉灶。
3、EB-5仍是当前最可行的快速移民通道
在“金卡”政策尚属悬而未决的当下,现实中的投资移民申请者更应关注已落地、具备法律保障的现行通道。自2022年EB-5改革法案正式生效以来,投资金额门槛被设定为80万美元起(针对高失业地区项目),并引入了一系列重大利好措施,显著提升了该项目的可操作性与吸引力:
1)签证配额预留
针对乡村地区、高失业区域以及基础设施项目设立的预留配额,直接规避排期问题,极大提高了审批效率;
2)双递交机制(Concurrent Filing)
允许在美国境内的申请人同步递交I-526E投资申请与I-485身份调整申请,进一步缩短身份合法化周期,获批前即可持“Combo Card”(工卡+回美证)在美合法居留与工作。
这两项制度性的变革,使EB-5成为当前美国所有移民路径中,少有的低风险、高确定性、速度快的黄金通道。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政治周期中,特朗普式的政策主张往往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与话题引导效应。然而移民作为关乎家庭未来的重要决策,理应建立在制度成熟、政策稳定与风险可控的基础上。与其寄望于尚未立法的“金卡”空中楼阁,不如把握当前EB-5新政的窗口红利,选择一条合法、清晰、可预期的移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