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伊始,加拿大移民政策迎来一场结构性重塑。尤其是省提名计划(PNP)的配额分配骤然“腰斩”,引发整个移民行业的广泛关注和深度解读。各省纷纷发布最新配额信息,移民申请人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环境,也倒逼整个行业从以往的“数量扩张”逐渐过渡至“质量筛选”的新时代。
一、省提名配额骤减,各省政策收紧趋势明显
在最新公布的配额数据中,多个省份的省提名名额呈断崖式下降,凸显联邦与地方政府对移民质量与经济承载力的重新考量。
以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C省)为例,2025年全年新开放的申请配额仅为1100个,较往年明显减少。每轮EOI(意向表达)筛选人数仅控制在100人左右,政策明确倾斜于医疗类人才和企业家类移民,显示出对高影响力人才的精细化引导。
与此同时,阿尔伯塔省目前筛选池中积压超过5.1万份申请,但全年可供分配的配额却只有4785个。萨斯喀彻温省则进一步缩紧申请范围,仅对海外申请人开放医疗、农业和技工三类紧缺职业类别。
联邦层面,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竞争进一步白热化。截至目前,CRS(综合评分系统)在451-500分段积压申请高达7.1万人,而401-450分段的申请人数量也超过6.7万人。可以预见,未来获得邀请(ITA)的门槛将持续抬升。

二、政策调整背后的逻辑
此次政策收紧,并非偶然,而是新任总理马克?卡尼治下“经济实用主义”导向的直接体现。卡尼政府提出将加拿大移民策略从“追求数量”过渡到“重视质量”的根本转向,核心举措包括以下几方面:
1、控制临时居民规模
加拿大学签与工签政策迎来大幅调整。申请人将面临更高的入学门槛和签证审核标准,且配额分配将参考各省实际的住房供给能力与就业市场承载力。尤其是一些排名较低的学校,其国际学生的录取通过率或将大幅下降。
2、优先本地经验型申请人
政策日益向已在加拿大境内拥有学习或工作经验的临时居民倾斜。快速通道系统取消了原先对LMIA(劳动力市场影响评估)的额外加分,语言与技能水平将成为关键筛选指标。
3、加强高技能人才引进
移民方向重点聚焦医疗、科技、清洁能源等战略型产业人才,同时引导新移民定居非核心城市,以缓解大城市住房和公共资源的压力。
4、住房与移民配额联动
卡尼政府承诺未来十年将实现住房建设翻倍,但在此之前,移民配额将根据可用住房数量进行动态调整,预示未来移民通道将更加稀缺和精细化管理。
三、各省更注重人才对本地经济的实际贡献
从操作层面看,加拿大各省开始转向“精准引才”模式,强调移民申请人与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匹配度。以BC省为例,2025年优先引进三类人群:
1、一线医疗专业人员
仅包括医生、注册护士、物理治疗师等直接参与医疗服务的岗位,其它周边职业则被排除在外,政策意图清晰,即聚焦解决医疗系统的人力短缺问题。
2、高潜力企业家
要求申请人具备完整可行的商业计划、充足的资金实力,并能实际雇佣本地员工,为本地经济注入活力。
3、具有高经济影响力的精英团队或个人
如拥有高额投资计划、创新能力或能带动本地产业升级的申请人。该类人才预计全年仅发出约100个ITA,且首轮邀请或将于5月初启动。
在整体政策趋紧的背景下,仍有部分项目展现出相对灵活性与高效率,值得有意向申请加拿大身份的客户重点关注。
加拿大正处于从“移民驱动增长”向“人才导向发展”的重要转型期。配额收紧表面看是限制,实则是筛选的优化,是对移民质量与本地承载力之间平衡关系的再审视。对于有意向布局加拿大身份的申请人而言,唯有紧跟政策趋势,提前谋划路径,方能在激烈竞争中占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