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加拿大移民、难民及公民事务部(IRCC)悄然更新了学签申请页面,正式对境内学习许可申请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这一变化虽未大张旗鼓宣传,但却对大量希望在加境内转换签证身份的国际学生与陪读家庭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境外申请身份无法在境内递交学签
在过去的几年中,加拿大对国际学生采取了相对宽松的政策。例如,部分原本需从境外递交学签的申请人,可以在入境加拿大后,通过“境内递交境外申请”的方式完成学签转换。这种方式对很多持旅游签证进入加拿大的大龄陪读家长或已居住超过6个月、有意转换身份的学生而言,是一条“灰色但可行”的路径。
然而,随着边境换签服务的终止,加之加拿大联邦政府着手收紧国际学生总量与质量控制,这种灵活的身份转换路径已被正式堵死。根据IRCC官网的最新说明:若申请人已身处加拿大境内,但并不持有有效的学习许可或工作许可,将无法在境内直接递交学习许可申请,必须离境并按境外流程重新申请。

二、哪些人群受影响最严重?
1、大龄陪读家长
不少人原计划先以旅游签证陪读孩子入境,之后通过语言学校、社区课程等途径争取转学签。但新政下,即使成绩优异、居住时间达半年以上,也无法以境外身份在境内申请学签。
2、学签过期超过90天的留学生
过去常见的“restoration失败后境内重新申请”的策略也被限制。若当前身份不再合法,唯一选项是出境再申请。
3、学签被拒者尝试重申者
即使仅因材料问题遭拒,如今也不能在境内再行提交,只能走境外流程。
此外,加拿大还强化了对持旅游签入境后欲转学签者的限制。必须在入境6个月内完成语言课,并且课程必须来自政府认证的指定教育机构(Designated Learning Institutions, DLI)。
三、哪些人仍可在境内申请学签?
尽管政策趋严,加拿大政府依旧保留了若干例外条款。符合以下任一条件的申请人,仍可在加拿大境内递交学习许可申请:
当前持有有效学签或工签的申请人;
配偶或父母持有效学签/工签;
未成年人,在加读中小学者;
交换生或访问学生身份;
已完成DLI录取前的短期桥梁课程者;
持6个月以上的临时居民许可者;
已递交移民申请者,如配偶担保类;
特定职业家属,如外交人员、运动员等;
庇护申请人及其直系亲属。
这些政策设置的背后,是加拿大在保障国家移民管理效率与社会秩序的同时,为真正有合法学习目的的申请人保留转签通道。
在此提醒所有留学家庭与意向申请人,新政之下,对“转学签”的路径已不可掉以轻心。此外,对于计划未来通过陪读身份进而转为学生签证的家庭,应重新考量整体移民路径设计。不要寄希望于“临时政策窗口”,而应基于法规与趋势做长期规划。